返回

重生1979:发家从采药开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5章 看人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也过来查看。

    挑挑拣拣了一会儿,两人的蛇皮袋子里又多了十多斤松子。

    接着,女主人站在院子边,喊不远处的另一户人家,把两人介绍了过去。

    就这样,两人见人就问,见院子就喊,走这家串那家,以物换物,顺便问问路。

    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三个多小时,当倾斜的太阳向西边沉落,山沟里不断升起缕缕炊烟时,两人已经换到了七八十斤松子,情况比宋阳预想的还要好。

    估计了一下时间,王岳说道:“离最近的小镇还有十多里路,山里的路不好走,十里路听起来不远,但咱们不熟悉,不知道近道,弯弯曲曲的,怕是一两个小时都不一定能走到,得找个地方住一晚。”

    宋阳点点头:“现在背着的东西重了,确实走不快,没必要走太远。在附近找个地方住下就行,能碰到人家最好,实在不行,找个路边小店或者山洞也行。”

    在米仓古道上,走到山腰或者河边,有一种被叫做“路边小店”的小铺子,它因古道的繁荣而出现,又因古道的衰败而消失。

    路边小店之所以被称为“小”,就是因为它规模小,设施自然也少,不过能提供简单的饭菜和一张床铺,基本能满足旅人的需求。

    古道虽然已经废弃,但沿着古道两边打猎采药的人还有,也有怀着某些想法的人,就像宋阳他们,背着东西不走大路,是怕被阻拦。

    为了避开麻烦,还是有人会选择走这条艰险的古道。

    米仓道沿途其实出现了不少小村庄,就算是荒山野岭里无人居住的路边小店,也有经常路过的人简单收拾一下,当成过夜的地方。

    晚上住宿的问题,不难解决,出门在外,也没什么可挑剔的,能凑合就行。

    就这样,顺着袅袅升起的炊烟,边走边换,背着越来越沉重的松子,一会儿下到河滩,一会儿爬上陡坡,运气不错,夜幕降临的时候,两人来到了岔沟里一户人家的院子旁。

    “今晚就住这儿了!”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两人拿定主意,王岳马上开口:“老乡,有没有松子可以换东西?”

    听到喊声,从屋里走出一位妇女:“有是有,怎么个换法?天黑了,干脆你们进屋来说。”


第15章 看人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